
2019年6月17日,惠风和畅,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郭华教授莅临锦城一中,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。此次讲座结合当下的教育特点,联系“锦一”的育人理念和办学方针,内容充实、引人深思,“锦一”教师们受益匪浅。

郭华教授从教育学的角度出发,辩证地论述了学生的“学”和教师的“教”之间的关系。郭华教授指出,如果“学”没有真实发生,那么教师的“教”就没有意义。这要求我们重视学生在“教学”中的主体参与地位。教师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关键,是教学的第一关键人。“锦一”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,设置了丰富立体的“全息课程”, 并通过“全息课堂”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力、资源整合力、学习表达力和学习内生力,打造优质学习生命体。


郭华教授为大家简单阐述了“二次倒转”的含义,由表及里地引导教师明白适时点拨的重要性。恰到好处的点拨,可以激发学生无限的力量、明确前行的方向。这引发了我们对教学深深的反思:我们是否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?我们如何帮助学生在现有的学习起点上获得提升?
郭华教授提醒教师们教学要展望未来、回顾历史、立足当下。锦一的校训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也蕴含着这样的时空哲学——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、更宽广的国际视野、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发展教育。


浇花浇根、育人育心。郭华教授指出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是互为基础的,正如德国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所说的“我想不到任何无教学的教育,正如相反方面,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”。只有实现教学和教育的主客一体化,才能真正让知识变成学生的骨骼和血肉。只有重视立德树人的作用,才能实现全程育人、全方位育人。这样,我们的教学才能永远具有教育性。

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最后,锦一的老师向郭教授提问:如何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?郭华教授指出掌握知识的目的是激活知识、将知识内化为思想智慧、外化为行动能力,并为大家区分了“低阶思维”和“高阶思维”,提醒教师们要注重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,做到“知其然,也知其所以然”,使学生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,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。


郭华教授的精彩讲座引得老师们的阵阵掌声,杨斌校长也对郭华教授的发言深有共鸣。最后杨斌校长提出发人深思的几个问题:作为“锦一”教师,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能力?如何成为学生人生中的关键人物?这值得每位追寻“教育梦”的教师去思考、探索和追寻。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
我们仰望着星辰大海,也要脚踏实地、知行合一。
“根之茂者其实遂,膏之沃者其光晔。”
只有点滴积累、不断反思,
才能成就放眼未来的大格局,
才能帮助学生“涵养创造未来的智慧,
沉淀行走全球的品格”,
创造“锦一”美好的教育风景,
走向美好明媚的远方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