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育之窗    
学会改变——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研学活动之学会改变

2018-11-8    作者:管理员    点击数:4370

毛虫化蝶,翩翩起舞,

须经历破茧之痛, 蛰伏之苦;

雄鹰展翅,搏击长空,

须经历折翼之痛,断喙之苦;

凤凰涅槃,重生九霄,

须经历百炼之痛,浴火之苦;

生命的延续和强大,

从来都离不开改变与突破!



这是个外部世界日新月异,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时代,读万卷书亦须行万里路,“锦一”的研学之路是求知之路,是进取之路,更是“锦一”学子联结世界、创造未来的重要历练之路。

五天的研学之行,“锦一”学子行走在锦绣河山上,游历在名胜古迹中,在合作中成长,在共处中发展,在困难和挫折中历练。不再依赖,勤于担当;不再贪乐,勇于探索;不再自我,智于合作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学生研学感言:

今天我们参观了毛主席纪念堂 当我们看到毛主席的时候 不禁回想起了毛主席的在生前为中国发展所做的努力 例如 制造原子弹 改革军队 奠基工业化基础 等伟大的事情 这些事情使我们学会了发展 学会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某些事情 而不是像之前一样去依靠他人。

——北京研学1组 李瑞婕

温暖的阳光轻轻地抚摸着我们的面庞,为我们驱走秋冬的凛冽。时光飞逝,弹指间,北京研学旅行只剩下了最后一天。今天,我们瞻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遗体,参观了藏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首都博物馆。今天,我们也怀着深深的不舍与帝都告别。我在空中俯瞰这个来过许多次的城市,心中却有从未有过的感觉油然而生——谢谢你,北京,是你让我们学会发展和完善自我,是你让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!再见,北京,期待与你下一次再见!

——北京研学1组 王嘉蔚

时光飞逝,转眼间我们即将为这场旅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。现在回想过来,有许多不舍与感动,我们一起攀登长城,感受其之雄伟壮观;一起绘制脸谱,体验中国的文化底蕴;一起品味美食,体会当地风俗习惯。共同经历一路上的奔波辗转,无论再累,再辛苦,我们的笑容总是如此美妙、令人难忘。

北京之行每天的行程都特别新颖,每天的天气也让人难忘,每天的我们也都在改变——从羞涩难堪到积极踊跃,学会了互相包容,知道感谢老师的辛勤,对大自然怀有感恩之心,更知道我们肩负着的责任与重担。

一阵风拂过,金黄的银杏飘落满地,脸颊十分舒适……

——北京研学2组 陈雨菡

北京之行就要结束了,我的心里十分不舍,我从没想到可以和小伙伴在北京度过难忘的五天之旅,五天中的我们参观了清华,去到了中国科技博物馆,也参观了历史悠久的孔庙和国子监……行走的过程中我和我的小伙伴克服了许多困难,从一个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体变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的团队。这是我在这次路程中最大的收获,我想,研学的过程不仅是看世界的旅程,更是成长过程中的改变之旅。

——北京研学2组 彭禹涵

今天我们去了水井坊,了解了酒的制作。酒一开始并没有酒精含量,而是在酿造过程慢慢的变化的。参观完了水井坊,我有了一丝感悟。人其实就像酒一样,要在生活中慢慢的改变自己,即使改变自己要用若干年的时间,但只要坚持下去,一定会有所成就,就像酒酿到最后会变的非常甘洌!

——成都研学组 李诺行

在莫高窟参观的12个洞窟让我们更多的了解了各朝代的壁画样式。从初唐以青蓝色为主,到西魏以赤色为主,每个朝代的风格不断变化。莫高窟集各种朝代的样式于一身,成为了闻名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,所以敦煌壁画随世界的变迁,也融入了各个时代的特点,变得独具一格。另外,通过昨天晚上的总结,同学们知道了自己都还有进步的空间。第二天,大巴上不再是吵闹的讲话声和打游戏的声音,而是翻书和讨论问题的声音;参观时,不再只是拿着手机拍照,而是拿着笔和本子在记录;用餐时,不再大声喧哗,而是安静的吃饭。同学们在改变,懂得学习时应知行合一,做到涵养创造未来的智慧,沉淀行走全球的品格。研学的目的不只是学习知识,更是要学习如何做人。

——敦煌研学组 代竟彤

经过短短的几天研学,我学到了许多,也改变了许多。从之前的丢三落四,到现在的谨慎小心;从以前的特立独行,到现在的团结合作;从曾经的事倍功半,到现在的事半功倍……在这几天,虽然不是最好的旅游,却是最好的研学。研学,研究而学习。在这几天,我们做到了,做到了研学。虽然不算进步最大的那个,但也收获颇多,改变颇多。我因这次研学而学会求知,学会做事,学会共处,学会发展,学会改变。更明白了做错事不恐怖,只要能改变自己的错就好了。也会在下一次研学做得更好。

——敦煌研学组 陈瑾豫

树上的鸟儿卖弄着清脆的歌喉,唱出一首首宛转的曲子。那歌声飘荡着,飘荡着…

看似漫长却转眼就过的五天研学旅行就要接近尾声了。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,同时我们有着许多进步足迹。他,卖力地推着箱子,她,默默地引出了前路;他,在雨中行走;她,悄悄地撑起了伞;他,看见受伤的同学忙上搀扶;她,轻轻的为同学涂上药膏……一眨眼,老师也更加了解同学。与同学之间更有默契,像父母一样悉心地照顾着每一位孩子……

生命中,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,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。就像候鸟,不停的迁徙就是为了经历风雨;就像泉水,不停的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,尽管具体的经历显得那样琐碎,那样平凡,那样漫长而又不胜其烦,但是,恰恰是他们构成一个个真实的精彩人生!

——杭州研学组 赵喆睿

研学的旅程已经进行到了尾声。今天上午,我们来到了城市观景台——被誉为“天下奇观”的钱塘江边,参观了钱塘江博物馆,通过观看视频,我们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波澜壮阔,感受到了自然奇观的壮美宏伟。

下午,我们来到了研学的最后一站----传说中的西湖。风光旖旎的西子湖,带给我们心灵的净化。空气中,混着青草和泥土的气息,耳朵里传来船夫的吆喝声。湖水荡漾,泛起涟漪;清风拂面,动人心弦。也难怪历代文人墨客在西湖流连忘返,眷恋其风采及神韵。

我们的研学活动即将结束,在这五天的学习中,我们挑战自我:学会求知,学会做事,学会共处,学会发展,学会改变。

——杭州研学组 张悦妍

从小受到父母呵护的我们,第一次离开了家,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—徽州。从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来的井井有条,从特立独行到合作探究,我们有了改变,有了超越。第一天的南京之行,同学们都自顾自地游览,团队合作意识有些淡薄。第二天的西递宏村,我们会以小组为单位去聆听导游的讲解,去搜集图片和文字资料。第三天经历了黄山的暴雨,我们犹如那黄山苍松愈加挺拔,能担风雨。这次研学之旅,是一次蜕变之旅,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自己!

——徽州研学组 周恩米

这次的研学活动让我变得更加乐观坚强。比如在黄山游玩时,暴雨和雷鸣交错着,雨水浸湿了鞋子与裤子。如果换作以前,我铁定会落泪,会抱怨,会有畏难心理,但这一次我没有,我用了一个良好的心态去面对,甚至自嘲道“黄山大雨亦迎客”,此为一景,赶上了就是福气,亲身体验,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。

——徽州研学组 李青蔚

“汉妃抱子窗前耍,巧剪桐叶照窗纱。文帝治国平天下,制乐传于百姓家。”皮影戏又称“灯影戏”、“影子戏”,它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,在清代,它更是盛极一时,深受男女老少的喜爱。

早起是浓阴的天,凛冽的寒风吹得我们直打寒颤,但这却丝毫不能减弱我们对皮影研究的浓厚兴趣。在帒庙书院,我们观看了传统皮影戏,并自己动手,用皮影演绎了三国、水浒等经典戏剧。我们群策群力,分工合作,更大胆创新,将众多人物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这次展示,需要的同学们的团结协作,这也正是我们“锦一”学子在今天研学中获得的蜕变:学会了沟通,学会了分享,学会了团结,学会了展现……

研学让我们感受了太多的酸甜苦辣:我们一起笑过,一起累过,经历了,也成长了。这次研学让我们收获巨大。

——济南研学组 黄桓榕

“一口道尽千古事,双手对舞百万兵。”今天我们欣赏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——泰山皮影戏。皮影的灵活身姿,地道的方言,精彩的剧情都让我们陶醉其中。相比来到济南前,在观赏的过程中,我变得更会聆听;在亲手制作皮影时,我变得专心致志;在上台表演时,我能理解队友的出错,给予帮助,告诉自己“没有完美的个人,只有完美的集体”。

在研学的前四天,我学会了求知,学会了做事,学会了共处,学会了发展。在最后一天,我们都发现了自己的改变。研学,对我们真的非常有意义!

——济南研学组 赵一睿

今天是回川的日子,许多的不舍与难忘!中国海洋大学的斑驳窗影,致远舰上的民族尊严,海尔集团的企业精神,都留给我们终身难忘的记忆!除了学习,我们还学会了改变,从整理着装到清理过道,从独自总结到小组共进,一路欢歌,一路成长,一路改变!谢谢我们的老师和随行的导游们,谢谢你们给予了我们不一样的精彩!

——青岛线研学组 李佳臻

伴着威海卫的海风,我们踏上了返程的路途。不断的回望海浪拍打的礁石,感慨良多!从校园走出,来到胶东之边,感受到中国人的坚韧与执着;认识到国家发展的风貌与进步;也反思到日常学习的不足与缺陷。学会改变,学会反思,学会看看这个世界,总会让自己有不一样的感受!很荣幸能够来到“锦一”,让我们拥有这样精彩的人生经历!

——青岛线研学组 罗婉允

今日是研学的最后一天,我们来到了被誉为氧吧的金光湖。金光湖的阳光格外明媚,我们走上那布满青苔的石板路,同学们一边仔细观察,一边采集植物做研究。同学们汗流浃背,但在老师和讲解员的帮助下,队伍中没一个人懈怠研究,行进中没有一个人分散掉队。我知道,有许多同学在研学过程中遇到了困难,但今天,但此刻,在炙热的土地上,在古老的丛林中,在那些顽强的生命面前,他们改变了对自然对自身的认识,心中的困惑消失到九霄云外。今天是我们结束行程的日子,在这五天中,我们克服了许多曾经难以想象的困难,破茧成碟,再塑生命。有改变自我的毅力,才能收获超越自我的魄力!

——厦门研学组 罗海萌

立冬了,但厦门依旧艳阳高照,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,太阳毫不吝啬的释放了它全部的魅力。

今天是我们在厦门的最后一天了,所以格外珍惜。清晨,我们就抵达胡里山炮台。这,是我们的第一站,远眺炮台山的碉堡,近观历史遗留的大炮,百年之前的国难与硝烟仿佛在眼前浮现,脚下潮涌,思上心头。原来,厦门不只有美景。

带着对古炮的深思,我们又来到了惠和石文化园。精巧的石筑、精湛的石雕以及高雅的环境,使园内富涵文化底蕴,展示了闽南石文化的源远流长。原来,厦门不只有美食。

金光湖森林,这是我们在厦门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。阳光像一缕缕金色的细沙,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,洒落在草地上。我们随着导游的步伐,观览十二生肖泉,了解了当地人民生活习俗,观察到了许多的植物。原来,厦门不只有大海。

五天的厦门之旅完美的落下了帷幕,那些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人文历史,改变了我们心中原先对厦门的浅薄印象,那些小组团结协作的镜头改变了我们之间曾存在的陌生与分歧,那些奔走的身影和关切的眼神深化了我们对师恩的理解与感怀。

厦门,再见,美好的改变永留心间!

——厦门研学组 林雨菡

立冬第一场雨,灵山胜地,烟雨濛濛,白墙梵宫,金碧辉煌。不顾飘湿的头发,浸湿的鞋子,静心凝视,赏莲花穹顶,用心聆听,闻吉祥颂吟。

五天,从宋水依依的周庄,到简约大气的苏州博物馆;从叠石疏泉的留园,再到高邈的灵山胜境。120个小时,7200分钟,每分每秒,我们都在改变。翻飞的纸墨,姑苏桥头,学会聆听;住宿进餐,学会谦让;博物馆里,学会思考;小组总结,学会自信。在江南水乡里,一座座桥上,洒下欢乐;在秋雨淅沥中,一把把伞下,藏着友情。

心中浮华被苏州烟雨洗尽,归来时,已截然不同。求知中,做事中,共处中,发展中,我们在不知不觉地蜕变着,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中,从漠然变得热切,互相嫌弃到和谐共处,变得懂事,变得友善,变得自省!

也许,最美青春,遇见“锦一”,遇见彼此,就是此行最大的收获。

——苏州研学组 彭佳怡 张露洋 蒋乐云

你,我,我们53个“锦一”师生带着彼此的陌生,带着对未知旅途的憧憬,从成都出发。

周庄,伴着小桥流水, 在粉墙黛瓦的柔情里,欣赏悠扬婉转的昆曲。

迎着护城河上柔和的风,品味着姑苏城里的吴侬娇语。

漫步在拙政3园的长廊里,惊叹着留园中闻名天下的第一石,淌过虎丘的剑池。

再至无锡。小灵山中的一花一木,似都带着禅意。大佛立在高山之巅,神情慈悯的俯视着众生,也目视我们这群活泼好奇的少年。

我们在江南的暖阳中行走,也在斜风细雨中相互依偎。

成都,上海,苏州,无锡。五天四地,转瞬即逝。我想,每一次的经历,都会带来成长与改变。时刻列队井然有序,紧跟导游好问善思,进餐上车尊师先请……陌生变为熟悉,憧憬变成留恋,很高兴走进你——让人难忘的“丝绸之路 大美中国之苏州无锡研学”之行!

——苏州研学组 华思雅

于十三朝古都研学五天,收获颇丰:观看秦俑,见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;邂逅半坡,身临远祖的生活轨迹;走进乾陵,读懂政治家武则天的难得痴情……探索着一处处遗址,观察着一个个文物,我们逐渐改变着对历史的看法、对世界的认知。

——西安研学组 王彦皓

阴雨绵绵,寒风刺骨,温度计的水银柱猝不及防地落了下来,大雨骤降,体温渗过湿漉的衣物散着热气。没有一个人为此停下研学的步伐,安静聆听、做好笔记、及时发问……不知不觉,我们已不再遇事抱怨,变得更加坚定。人声鼎沸,熙熙攘攘,对回民街的“探索”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,分工明确、默契十足,不再像刚开始时那样生疏拘谨……不知不觉,我们已学会不再局限于分歧,变得更加包容。

研学即将结束,仍记得每位同学交流时的谈笑风生、失意时的互相取暖。短短五天,改变正在进行……

——西安研学组 旦贞渌迥

当我们不能改变世界,改变周围环境,改变身边的人和事,改变一切我们认为不合理的东西时,我们还能改变我们自己:此次研学过程中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兴趣爱好,甚至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去的景点。但是,研学不是家庭出游,也不是个人旅行,所有人都要融入集体,跟随“大部队”前行。慢慢的,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,学会了包容,学会了与同学们和谐相处。

长颈鹿的祖先脖子并不长,但当它们将低处的食物吃光了,怎么办?万物都有求生的本能,所以为了存活下来它们就要努力把脖子伸得长长的,把头抬得高高的,才能吃到高处的叶子。我们都是有理想的人,为了实现梦想,就不得不做出改变。学会改变吧!放下自己的不情愿,因为这一变,就可能离成功更进一步!

——西双版纳研学1组 兰浩木

也许昨天,你还是一个稚嫩的孩童,吃穿住行,总有父母为你操办;而今,你将离开熟悉的地方,离开了父母的陪伴,独自踏上研学行程。

你也许会在父母转身离开的时候,红了双眼;你也许偶尔会忘记带房卡,在房间门口急急忙忙的翻看你的小包,再慌慌忙忙地寻求老师的帮助;你也许会在做任务时疏忽大意,回来后才想起,急得满头大汗无所适从;你还许在做访谈时,面对陌生人不敢开口,话未出口,已是满脸通红,大脑一片空白;也许你曾经总是固执己见,为了坚持自己的“正义”,永不言退。

但慢慢地,你学会了改变。在一天忙碌的学习之后,你突然发现,上床时,今天所有的事情,都没有父母的帮助,你居然都能实现;所谓“吃一堑,长一智”,第二次,你不会再忘记带东西,也会把每一天要做的事情牢牢地记住,用你的笔,用你的心,用你自己的“好办法”;你会在和陌生人交谈前,心里想好你的主意,想好你的问题,一个一个地实现自己的“小目标”,取得一个个的“小胜利”;慢慢地,你也会在冷静的时候,参考别人的想法,其实觉得别人的办法也不失为一个“好主意”。在下一次的时候,你会微笑着静静地听取别人的意见,然后共同探讨出“独门绝技”!

其实,改变不难,难的是不愿放下自己的执念。静下来,慢慢体会,我们在不经意间慢慢都在改变,都在学会改变!

——西双版纳研学1组 刘晓逗

今天是研学的最后一天,我跟同组的小伙伴闹了一点小矛盾。但是,在王老师的开导下,我跟小伙伴解开了心结。通过这件事,我学会了跟同学相处,要适当改变自己,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,同时也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感受,积极跟别人沟通交流。

——西双版纳研学2组 田睿雪

今天我们去了热带花卉园,跟同组的其他四个同学一起用落叶和落花拼凑了“锦城一中”的“城”字。在拼字的过程中,我们的小组更加团结了,这是我们这些天以来最大的改变。希望我们的小组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越来越好!

——西双版纳研学2组 袁琳儿

走进长沙,走进张家界。我们沉浸在民族风情中,沉醉于奇山异水里。座座绝顶高山,鬼斧神工,是传说与传奇;条条清水长泉,延绵不竭,是清澈与清纯。苗族舞蹈,如山泉一般柔美曼妙,举手投足,如梦如幻,如痴如醉。这便是潇湘。

我们如愿以偿,尝到了正宗的湘菜。是千年历史传承,才换来饕餮盛宴。

古老的历史,悠久的传说。从旧石器时代到现在,潇湘文化,始终有她独特的魅力。今天我们顶着细雨来到湖南省博物馆。走进了这颗潇湘的文明浓缩而成的伟大的明珠。跟着导游的讲述,历史在这里重演。古老的豪情,在三苗的石斧上,在荆楚的长茅中,在越土的长剑里;悠扬的旋律,在酒尊铁鼎中,在编钟方壘里;汉的古魂,深藏于长袍,隐密于金馆,潜伏于陶俑……

这便是潇湘,这便是传说。

——长沙研学组 苟泽宇

又是微雨蒙蒙的一天,不同的是今天注定是一个分别的日子。

心情里面带有一丝复杂,上午我们坐车来到橘子洲头。只见湘江开阔,滴滴细雨随风飘散。湖畔是诱人的大丛的橘子树,被那水雾笼着橘香氤氲着。毛主席的雕塑在这里伫立——不畏飓风寒雨,眼神无比坚毅,指点江山,激扬文字。敬畏之心在仰望他时油然而生。我们不禁感叹伟人的豪迈。

踏上回家的旅途,在下高速之前,倪阿姐的一番话让我们热泪盈眶、感慨万分。这五天说长也不长,说短也不短,但它带给我们了感动、快乐也让我们学会了相互理解,相互包容。也许这次是很多同学第一次离开父母,独自出行,可是在老师和倪阿姐的带领下,我们感受到了家人般的关怀。在这五天里,我们了解了岳麓书院和湖南第一师范大学,领略了张家界的奇峰、玻璃桥、金鞭溪,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,游览了橘子洲头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,跟外界交流变得更加大胆。这五天是累而充实快乐的,感谢老师,感谢倪阿姐,很开心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五天的长沙研学之行。长沙,再见!倪阿姐,再见!

——长沙研学组 王若汐 吴又又 严意钧


联系我们 / Contact us
成都市高新区祥龙三街99号
TEL:028-69283635
学校咨询电话:028-60106720
网站信息 / Website information
版权所有:金苹果锦城第一中学
ICP备案号: 蜀ICP备2022025104号-1
技术支持:金苹果教育集团信息中心
Copyright © 2017-2020 . Golden Apple Jin Cheng No.1 Secondary School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