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
九层高塔都是从一颗颗泥土开始累积起来的;万里之外的远足都是从此刻脚下的这一步开始的。在明媚的山水之间,在厚重的历史之中,我们“锦一”学子徜徉其中,锻造品格,学会做人,锤炼能力,学会做事。
从小事做起,涵养君子品行。
俄国作家马雅可夫斯基主张:“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远大的固定的目标结合起来。”在这次研学之旅中,“锦一”学子在做每一件事时,即便是再微小的事,也要认真脚蹋实地的去对待和处理。在一件小事上能做到合情合理尽善尽美,那么在做大事的时候这种为人处事的优点方会被体现。
用心做事,修炼生命智慧。
如果说从小事做起,表现的是一种态度问题,那么用心做事所反映的则是一种智慧。这里的智慧包括诚心、耐心、毅力等众多品质。
诚信做事,共创“大同”世界。
鲁迅说:伟大人格的素质,重要的是一个“诚”字。惟有诚信之人,才能做出诚信之事;惟有诚信之人,才能追求科学,探索真理。“锦一”学子要学会辨别,勿以善小而不为,勿以恶小而为之。
“锦一”学子在研学旅行中,应当做到会求知,求真知;会做事,善共事;勇担当,能担当,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让自己成为当今社会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学生研学感言:
今天,我们仍然来到了熊猫繁育基地,我们运用昨天得到的知识,做了几道关于国宝的题,但迫于知识的有限,没有得到满分。为了荣誉我们再次仔细的了解了关于熊猫的知识,记好了每一个笔记,走好了每一步路,终是得到了100分的荣誉。学会记录,为我们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。可见,做事要一步一步,走得踏实又坚定!
——成都研学组 张奕池
伴着同学们满心期待,我们来到了杭州,开始我们的求知之旅.....
黑色的瓦顶,白色的墙壁,悠然的小河,临水的香樟,树下的石桥......这俨然就是一幅江南水墨画了。是的,这里就是鲁迅故里。语文课本中的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,就如此真实的出现在了我们眼前;或者说,我们正置身于课本文字的世界中。站在沉静的三味书屋前,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向老师、向导游问着各种问题:为什么小鲁迅要在桌子上刻一个早呢?迅哥儿三味书屋的生活有趣吗?百草园为何这么小这么简陋?寿镜吾老师究竟是不是一个好老师……
每个问题似乎都有了答案,答案背后又衍生出了新的问题。研学之旅,即是产生问题、解决问题、又产生新的问题的求知的旅程,大家并不急于为每个问题找到答案,因为求知的过程即充满了无限趣味。
—— 杭州研学组 王怀玉
今天我们来到鲁迅故居,那古色古香的建筑立刻勾起了我关于这几天经历的回忆。还记得我们在研学前那一次次精心的准备,不必说气势磅礴的启动仪式,也不必说别出心裁的keynote,单是我们在准备开题报告时查阅各种资料的认真劲儿,就让人感慨万千。
我们小组要探究黄酒享誉中外的原因,目标驱使,我们全组人员竭尽心力,搜寻着所有我们能找到的合适的资料。来到绍兴,站在黄酒博物馆门外,我们用文字记录着导游快速甩出每一个字。
一天的探究,绍兴黄酒的醇香在我们鼻间、心间飘荡,也相信这段时间的探究,终会成为我们人生旅程中一笔可贵的财富。
—— 杭州研学组 王子轩
今天我们游览了清华大学,孔庙,和中国科学技术馆。令我感触颇深的是清华学子们沉稳的做事风格。同时,我们也为了我们的课题在不断准备着。虽然非常的累,但是我们仍然感到自豪,正如清华大学的校训所言--行大于言。我们用自己的行动来彰显此次研学活动的意义。
——北京研学1组 董奕江
虽然住在酒店,但我们也需要每天叠被子,整理房间。有同学会问:“有阿姨帮我们整理内务,为什么我们要自己打扫呢?”古人云: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。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。可是还没有养成在这方面非常好的习惯。这次研学活动给我们提供了充分的锻炼机会:好好学会怎样去整理内务,当我们推开酒店的房门,我们所看到的干净整洁的样子,不就是我们期望的住得舒适的房间吗?我们自己整理内务,虽然不能说做到酒店阿姨那样好,但是我们不断进步着。研学,不仅在知识上不断求知,在生活中,我们也不断超越!
——北京研学1组李瑞婕
天下第一泉“趵突泉”真可谓名不虚传,泉水清澈,沉鳞竞跃。同学们一到目的地便分组展开了对趵突泉水资源保护的调查采访。在四人小组细致分工和通力合作下,我们成功完成了对趵突泉现状的实地考察,连当地人都忍不住赞叹我们对济南水资源保护的热忱。在认真采访和记录的过程中,也引发了我们对母亲河——府南河治理的反思。仔细观察,认真做事,我们在行动!
——济南研学组 姚晶鹭
在历史文化名城曲阜我们感受了国画写意牡丹的独特魅力。老师细心讲解,耐心示范,我们则谦虚学习,画出了自己心目中的牡丹。学习国画需要静心,欲速不达,这一点让我们感受深刻。面塑的学习更是激发了我们自己动手的兴趣。山东面塑是一种综合造型艺术,更是一门人们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。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制作了卡通版孔子,体会到了传统手工技艺的魅力。通过今天对国画和面塑的学习,我明白了只有自己亲自动手做事,才能领悟中国传统艺术更多的精髓。怀揣梦想,努力做事,快乐研学!
——济南研学组 任语然
锦一行,自成都;向未来,决高度。为秋霞送梦,与青春同行。苏州博物馆从白墙黑瓦、青石小道里走来,我们领略到著名设计师贝聿铭封山之作的大师手笔:与环境自然融合的建筑造型,精巧的内部构思,考究的建筑用料,最大限度把自然光线引入室内,道法自然,简约疏朗,不愧为博物馆中的园林天堂。
拙政园中,一步一景; 护城河旁,千古名城;亭台楼阁,含春夏秋冬;少年心中,有辽阔天空。我们用整洁的床铺迎接晨曦,大巴上,餐桌旁,不管走到哪里,整齐的队列踏出了坚定,礼让的微笑书写着友善,飞扬的神采展现出激昂,认真倾听,边记边问的样子更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。
成长之行,在旅途;少年风发,正此时!
——苏州研学组 张露洋
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 锦一学子们插上智慧的翅膀,拂过周庄水乡,在苏州博物馆的圈圈涟漪中,蹲下身子,拾起张张散落的宣传单,也拾起了友善与爱心。不闻周遭喧哗,专心地拿起相机,记录下这回不去的过往。望向那描述着文物的一笔一划,看见的也不仅是文章文字,而是它背后的世俗生活,古城文韵,岁月华章!
乘上春秋船,行在京杭大运河,时而左眼读老城墙,耳边回荡段段古老传说;时而右眼阅护城水,圈点行行诗意姑苏。苏州评弹,江南小调,百转千回,余音袅袅,流水悠悠……上有天堂,下有苏杭,水乡之韵,园林之雅,听之不尽,观之不竭!
——苏州研学组 黄瑞
今天我们体验了造纸术和陶艺,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做好一件事的不易。想做一件事很简单,可做好它就很难,在造纸过程中,必须要把纸铺均匀,否则会导致纸的密度不均而散开,所以一定要认真。这件事告诉了我们做事首先态度端正,这样才能算是学会做事。
——西双版纳研学2组 刘雨柔
飒飒清风,暖暖温阳。西双版纳的第二天,洗去前一天的疲惫,我们来到傣族山寨,学习体验造纸、傣陶的制作方法。靠自己的双手做出来的作品不是金钱交易能比拟的。过程十分有趣,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。五天时间,定不负版纳之行!
——西双版纳研学2组 陈旭阳
初逢土楼,我们为其高大厚重、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所吸引,这便是它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?天,有厚厚的云层,却无法阻挡我们实地考察的热情。这便是做事坚守初衷的态度。
走进土楼,家家户户的门窗砖瓦仿佛一首端庄秀丽的抒情诗,带给我们无穷遐思。导游的旗帜因着风,飘扬行进,点缀的是层层圈圈的土黄,演绎出一幕幕土楼人家“修身齐家”、“止于至善”的动人故事,正是在这子子孙孙的传承,此刻我们脚下的土地,才有如此壮阔厚重的文化。脚踏实地,执着无畏,或许是土家人做事最深沉伟大的传承。
——厦门研学组 喻理
穿过既诗情画意又豪迈壮观的土楼,当地一位客家阿姨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到她家,识茶品茗。当阿姨倒好茶时,那茶杯里独属于茶的颜色与清香一时间就散发出来,几个同学迫不及待地尝试,沏茶与品茶看似简单,却蕴含着,一种恬静的心境,一种深远的境界!同学们亲身去尝试,抓、洗、泡、倒,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。其实做任何事都如沏茶、品茗,看似简单,做到精致完美、静心超然实则不易。万事的成功亦由一次次尝试、一步步实践、一场场修炼垒砌而成。
—— 厦门研学组 张桐
我们在清华相聚,体验秋意甚浓的校园,我明白了成功之后必有付出;参观遗址颐和园,浓浓古韵的文化扑面而来,我领略了古人的精益求精;同学们互相理解,感受大家的团结友爱,我知道了互相帮助是一种美德。
自研学以来,我们从羞涩不堪到大方开朗,也学会了互相理解、包容,处处可见同学们帮助老师的身影,也有大家记笔记时的专注。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映入眼帘。滴答滴答,雨淅淅沥沥的下着,温柔而凛冽,纯洁透亮,滴在我心里,一股暖流涌上心头……
——北京研学2组 陈雨涵
今天的北京,阴云密布,寒风刺骨。但并未影响同学们的热情,而我也受益匪浅。
初到北京的我,被老师安排了一个保管横幅的工作,我知道这个横幅对本次活动的重要,也尽力想要将它做好,折好。可是第一天的我,十分手忙脚乱,不知所措,经常因为太着急,而将横幅折的一团糟。不过熟能生巧这个成语,还是十分有道理的,今天,我努力静下心,仔仔细细的对待每一次横幅的折叠工作,事实证明我对比昨天,有了巨大进步。
而因此我也总结出了一个做事的道理:做任何事都要认真,仔细,不可毛毛躁躁,要静下心来。才可将每件事做好。对待每件事都如此,也可将我们培养成更好的自己,成为更好的锦一学子!
——北京研学2组 罗让
秋阳正暖,微风不燥,我们一行人终于走进长沙张家界这片神奇的土地!游览十里长廊,感受千古奇峰,我深感“张家界看山,九寨沟看水”并未夸大其词——在黎导的细心讲解中我们了解了食指峰,天狗望月,采药老人等十几座山峰,不愧是十里长廊,天然的壁画堪称自然界的莫高窟。黄山向来有“归来不看岳”之说,但论奇妙,张家界不亚于黄山;论俊秀,也不亚于桂林山水。大自然的美景需要一颗富有想象力的心才能捕捉,学习和审美也同样需要打开思维的翅膀!这天傍晚的研学比较辛苦,但同学们都不负重任。
——长沙研学组 布伊晴
经过了五个小时的车程,十里画廊与金鞭溪终于呈现在我们的眼前。一入山,满目青翠,流水潺潺,路边的一棵棵大树都笔直地挺立着,林隙在水面斑驳成影。透过溪水可以看见溪底的砂石,可谓是“问渠那得清如许?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在这峰峦幽谷之间展开研学,同学们非常积极,的确是一种不同的体验!
——长沙研学组 唐鼎超
伫听寒声,云深无雁影。踏着月色,我们如约来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。映入眼前的就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弹道导弹DF-2,导游告诉了我们其中的一个精彩故事,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研制导弹时,是采用的原地爆炸,虽然我们研究成功了,但是美国的总统却在公共场所直言:中国这个贫困的国家,研究出来原子弹,却没有研究出来装载原子弹的工具,最后还是等于零。但是美国并不知道,早在两年前,我国就已经秘密研究了,两年后,美国就被”打脸”——中国成功地研发出了弹道导弹,这无疑是给了美国致命一击。少年强则国强,我们应该好好学习,为祖国争光不要像历史上一样,为人践踏,让自己成为锦一的全人,发展自我,最后有这行走全球的品格。我们做事先应该有远大梦想,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,一点点地实现自己的目标。
——敦煌研学组 陈筱熳
今天是敦煌研学之旅的第二天,我们去到了航空发射中心。虽然是去发射中心,看了许多的火箭,但真正让我感到震惊的是火箭研究组的科学家们的坚持不懈。从神州1号到神州6号,从1992年到2003年,科学家们不断地探索,在遇到困难时,依然坚持,从中折射出的是生活中我们有困难时应有的精神,不放弃,不服输,这便是我们最应该学习的东西。
——敦煌研学组 晋伊如
暖暖的阳光透过车窗倾泻下来,照在我的脸上,望向窗外,我看到一些不起眼的小垃圾,静静地躺在阳光照不到的阴暗的角落里。排队下车时,一位同学猛地冲出了队伍,我以为他是想要快点下车,鄙夷地撇了撇嘴。可是,他却默默地蹲下身来,努力地把手伸长,把那些细碎的垃圾拢到身下,再把它们扔进垃圾桶。阳光在他身上打下阴影,我看不清他的表情,但我想,挂在他脸上的,是一朵微笑。一阵清风吹来,我不再为绍兴天热而烦恼。很多时候,那些不起眼的身影,那些平凡的小事,就像那绚烂的阳光,把你的微笑拉得很长、很长。
——杭州研学组 冯子曦
研学,开启了我们学习的全新的旅程。虽然是一个新的开始,但我们依然不忘初心,在研学过程中,在点滴小事中学会做事,在学会做事的过程中走向成长。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大地时,我们杭州·绍兴研学小组踏上了探寻鲁迅笔下风物的旅程。启程前,大巴车下,男生们热情主动的帮着将全组人员的行李箱搬进车厢,这一幕似阳光般扫尽了所有疲惫,照得人心里暖暖的。路途虽远,大巴车虽颠簸,但同学们互助的热情从未熄灭,因为研学过程中的所有细节,都是促我们学习和成长的基石。老师们搬来了清冽甘甜的矿泉水,只见几个同学立即走上前去说一声:“老师,您辛苦了,让我们来吧!”这就是“锦一”学子,一道行走的风景线,一群洋溢着正能量的青春追梦人。
——杭州研学组 冯子鱼
微风拂过同学们的脸颊,空气中弥漫着花香,第二天的清晨啊,多么美妙!带着饱满的精神,一颗渴望学习而炽热的心,来到海藻博物馆,让你不禁感叹:一棵小小的海藻,体内却多么奇妙。让你明白: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。小小的海藻啊!你多么无私多么伟大。自己的动手实践,有趣又有益,自己做的作品,总是让人感到满意。走进海洋大学,我们深深的被海纳百川,取则近远的校训而震撼。多个国家的奇特建筑,丰富有趣的海洋课堂,动手实践的海洋标本,一切都那么美好。
一天的旅程即将结束。我们心情舒畅,倍感快乐。两天硕果累累,收获满满。现在,我们正在向威海出发。带着满满的期待,我们一起赞叹:明天,你好!青岛,你好!
——青岛研学组 余沛霖
清晨早起,又是一片湛蓝的天空迎接着我们,红瓦绿树,碧海蓝天,象征着我们一天愉快的开始。我们来到明月海藻集团,听着导游详细的讲解,看着人们用科技技术用海藻制作的药材、护肤品…我们了解了海藻的多样性,海藻对我们人类的作用的伟大贡献,接着又是一次针对海藻酸钠溶液的DIY,这使我们领会到中国海藻现在发展的伟大。
下一站便是有关985 211工程的中国海洋大学(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),这里的大道被一颗颗金黄的树木包围着,显得格外静谧。在这优美的环境下,我们来到了学术中心。在老师的指导下,我们完成了一瓶精美的标本一一螃蟹。老师关于海洋的讲座,使我们对海洋生物有了更深的了解。
"关心海洋,认识海洋,经略海洋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。"习主席的话,指引我们不断求知,行走在研学路上!
——青岛研学组 李佳臻
今天我们去了很多地方,西递古村落、宏村、黎阳老街,听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徽戏,感觉收获颇深。其中,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西递古村落了。整个村落依山傍水而建,建筑栋宇鳞次,池塘波光粼粼,青山绿水白墙黑瓦,参差掩映风韵别致。众多祠堂中留给我深刻印象的当属胡氏宗祠了。胡氏宗祠里的“敬爱堂”三个字意为族人之间要团结有爱,互帮互助,这不仅是胡氏族人的祖训,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为人处事当敦厚谦和,能吃亏,能吃苦,少快乐,多艰辛,这是徽商成功的之道,亦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。
——徽州研学组 刘依奇
今天我们参观了西递村与宏村,室内雕梁画栋、栏板、斗拱、窗扇、莲花门,无处没有工致精巧的木雕。这些精致花纹的背后蕴含了深刻的寓意。如读书厅的左边木门,是用冰裂状人字型木条装饰,寓意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寒窗苦读方有破冰之日,最终有所成就。右边木门是用五只蝙蝠状木条装饰,寓意五福临门。从左侧门到右侧门正好十步,寓意十年寒窗。由此可见,读书辛苦,但让人感到快乐幸福。
——徽州研学组 李函昱
邂逅西安的第二天,我们满怀期待、整装待发!迎着晨曦,我们漫谈着唐朝的兴衰,探索着神秘的永泰公主墓;阳光正好,我们认真地聆听着导游姐姐投入地讲解,惊叹于一代女皇武则天难得的痴情;银杏树下,我们漫步法门寺,感受着佛教信徒的虔诚……不知何时,我们已经对“做事”有了更深的领悟:每个人都尽心竭力地搜集研究素材、与组员谈论着如何才能更好地分工合作……我知道,我们做事时的专注和投入一定会成为那道最靓丽的风景线!
——西安研学组 旦贞渌迥
在西安的第二天,我们漫步在弥漫着神秘气息的永泰公主墓,窥探到她英年早逝的悲惨命运之谜,感叹着为人处事太随意、“祸从口出”的严重性,痛心不已!走进宏伟而壮观的法门寺,在庄严而肃穆的氛围中,我们惊讶于佛门弟子做事的认真虔诚,叹为观止……我发现:做事简单,做好却不易:要三思而后行、要一丝不苟、更要专心致志,需有计划性!
——西安研学组 朱浩楠
今天是研学的第2天。上午,我们去了野象谷:大象学院的大象们十分聪明,鸟、蝴蝶、蛇、蜥蜴等其他生物也十分有趣;穿梭在野象谷的索道,一些同学还幸运地看到了野象……这里的天很蓝,人与自然和谐共处。下午,我们学习了傣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陶以及制纸,感受如何将大自然馈赠的材料制作成物品。用身去接触、用心去感受,我们正“行走”在大美中国。
——西双版纳研学1组 沈品任